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教学反思
本课我以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指导,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出发,精心组织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努力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尽可能的培养学生获取新知的能力,凡是学生能自己解决的,教师绝不要包办代替。本节课我努力使传授过程变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过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逐步从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自己得出周长的概念和周长的计算方法。
一、灵活处理教材,有效激发兴趣。
通过创设故事情景,既能引导学生生动的感知长、正方形的周长,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教学中,我以学生探究为主体,尽可能让学生充分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自主评价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充分让学生经历学习探究过程,为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同时也为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做好了铺垫。
二、注重算法的多样化。
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是计算周长的一个特例,它是经过人们的不断总结而获得的,它的特点是计算简便、迅速。但本堂课我没有直接让学生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而是通过情景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热情。通过独立思考、探究和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自然而然的得出了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并且想出了多种求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真正体现了“算法多样化”和“让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的新课程理念。
三、尽心设计练习,突出数学思考。
我在练习中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趣味性强,具有开放性的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体现数学的基础性、普遍性和发展性。充分挖掘身边的数学资源,把知识的巩固提高建立在解决现实问题的情境中,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会学数学、用数学的思想。在练习设计中我要求学生用六个正方形来拼出我们学过的正方形和长方形或者其它图形,以此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即能使全体学生参与,获得成功,同时通过不同的想象的展示,交流甚至碰撞,让学生初步建立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在练习设计中我改变式题顺序,先做第三题:按周长计算的方法直接计算;再做1、2题,让学生明白求长、正方形周长必先知其长和宽和边长;再求花圃栏杆长时,我又设计如:“一边靠墙,那么栏杆长多少?”突出了环保和节简的理念。
本课例教学环节,始终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等活动为主,重视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努力实践了“发展为本,主动参与,重在思维、合作成功、探索创新”的教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