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评价表
执 教 |
羌春霞 |
教学内容 |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 | ||
班 级 |
五(3) |
时 间 |
2009、9、10 |
总得分 |
95 |
I级 指标 |
II级 |
评 价 内 容 |
得分 | ||
知识和 技能 30分 |
1.教学内容 |
① 遵循课程标准;②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③联系生活和实践;④渗透德育。 |
| ||
2.技能培养 |
①突出学科思想方法;②培养学习能力。 |
| |||
3.目标达成 |
①学生能回答教师提问;②学生能独立归纳、总结所学习内容;③学生能掌握所学知识和技能。 |
| |||
过程和 方法 50分 |
4.课堂结构 |
①层次分明,密度适当,安排严谨;②主导合理,主体突出;③思维训练贯穿始终。 |
| ||
5.教学方式 |
①面向全体,因材施教;②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实施有效教学;③运用多种手段创设问题情景。 |
| |||
6.学习活动 |
① 学习内容充实,练习形式多样,有梯度; ② 自主学习时间充足,参与度高; ③相互交流,合作学习。 |
| |||
7.创新学习 |
①教师创设开放性问题;②学生回答问题有新思路、新观点;③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
| |||
8.教师基本功 |
① 语速适当,板书合理美观; ② 驾驭教材能力强,富有教学机智。 |
| |||
情感态度20分 |
9.师生关系 |
①教学民主,氛围宽松;②相互尊重,关系融洽;③师生交往互动。 |
| ||
10.学习态度 |
①学习热情高,思维活跃,发言踊跃; ②学习兴趣浓,求知欲高,有自信心。 |
| |||
定性评价: 这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探索、总结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教学中,羌老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态亲切自然,富有亲和力的谈话,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学氛围融合。教学方法多样,既有学生的动手操作,有教师的实物演示,更有多媒体的形象生动。学生在动手操作、认真观察、动脑思维等活动中学会了“转化”的思想方法,推导出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经历了公式的推导过程,理解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最后“聪明题”的设计,有探究性、拓展性,既能帮助学生深化所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勇于进行“再创造”的意识,开拓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评课人:黄丽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