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陆中心小学教师评课记录
执教者姓名 |
羌春霞 |
年 级 |
五(3) |
学 科 |
数学 |
执教内容 |
求商的近似值 |
时 间 |
2009、12、22 | ||
评 课 | |||||
今天,武进区教研室领导对我校课堂教学情况进行指导,我有幸陪同马伟中校长听了两节数学课,第一节是陆晓艳老师的《观察物体》,第二节是羌春霞老师的《求商的近似值》,两位老师都能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效果好。下面我重点说说第二节羌春霞老师的《求商的近似值》。 求近似值的方法有很多,学生已经掌握其中的一种——四舍五入法,而这也是最常用的方法,但实际生活中的情况却是五花八门的,这就需要学生不断充实数学知识的生活化,通过对解决实际问题出发,让学生思考,这样的情况应该怎样去解决,使学生理解取商的近似值的实际意义,羌老师能围绕目标设计教学,并能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合作、汇报学习,最后都能够了解“去尾法”与“进一法”两种不同的取近似值方法及其特征。 1、以生为本,复习引入。让学生进行口算,正确率很高。指名3位学生板演,教师评讲到位:“计算题要做正确,没有窍门,只有细心,认真。” 2、教学思路清晰。在教学300÷45商是6.66……余数是30,提问:除到这里,你发现了什么,得数应该是多少?通过讨论认识到解决实际问题时采用“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的必要性。 教与学的思路清晰有序,注重算理,培养了学生思维能力。 3、找准知识的突破点。对“进一法”的研究是围绕着“答案是8.4吗?,应该是多少呢?”进行的,学生通过讨论认识到采用“进一法”取商的近似值的必要性。 4、引导到位,评价及时。小组交流时,学生讨论热烈,教师引导到位,评价及时准确。本节课突出的地方是课堂气氛的活跃,学生的表现精彩。从全班交流的情况来看,小组交流比较充分,学习效果好。 但这节课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如立竖式计算时可以放手让学生计算,而不是老师板演,学生参与,降低了教学要求。学生学习了“进一法”和“去尾法”。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什么地方也要用到“进一法”和“去尾法”。这样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评课者:黄丽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