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0-04-2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周刚
许卫兵校长展示的《李白喝酒》是一节特级教师对数学文化的探索课,是《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后的应用与综合实践课。“李白街上走,提壶去买酒。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壶中原有多少酒?”本课的教学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一、培养思维的深刻性——“还有哪些情况也是‘三遇店和花’?”
首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明确最后遇到的是“花”,与课前图片《小猫钓鱼》中的什么相似?学生随即答曰“从后往前想”,自然贴切。之后让学生把李白路上遇到的情况整理加以一番,展示两种不同的思考,“店—花—店—花—店—花”和“店—店—店—花—花—花”,按照遇店÷2,遇花+1的方式来推算,壶中原来有多少酒。在老师的清晰点拨下,学生思维敏捷,口算准确。紧接着,许老师的一句“还有哪些情况也是‘三遇店和花’?”一下子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几分钟后,学生竟然在交流中相互启发,说出了所有的十种方法,让人惊叹!而老师面对学生纷繁杂乱的说法,能迅速做出判断,并张贴课前准备的答案,更不简单。也许,我们认为到此已经差不多了,该引导学生计算了,但许老师却马上让学生看着这些方式,让他们找找规律,并且给这十种可能排序,真是峰回路转又一春!许老师不紧不慢地在评价中引导学生有序地排列,力求让每一位学生明白这十种可能是运用其间隔的规律找出来的。
二、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李白到底喝去了多少酒?”
解决了题目的问题,当学生大松一口气时,许老师简要总结:古典名题就是经典,那李白到底喝去了多少酒呢?又将学生的思维引入探究的轨道。有学生推算出几种不同的结果,把原先壶中的酒加上三斗,在思维的碰撞中,最后终于得出:原来李白喝多少酒就只要看他遇到了几次花,因为他遇到花时才喝酒!遇三次花当然就是喝掉了三斗酒喽。简单明了,让人恍然大悟!
三、培养思维的广阔性——“你还知道其他古典名题吗?”
许老师总结:“古典名题就像一扇窗,推开这扇窗户,就看到了新的世界。”本课至此却没有画上句号,而是接着出示“将军饮马”、“浮塔点灯”等古典名题让学生思考、交流,拓展思路,诶有思维的广阔性,体验古典名题的简洁和丰富,感受古代文化之精髓。最后一个页面竟然是满满的古典名题,让学生和听课老师惊讶之余大开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