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陆中心小学教师评课记录
执教者姓名 |
徐卫国 |
年 级 |
三(3) |
学 科 |
数学 |
执教内容 |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复习 |
时 间 |
| ||
评 课 | |||||
在本课的教学中,徐卫国老师主要采用了引导观察——比较分析——对比练习层层深入的教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没有繁言赘语,也摒弃了满堂说教,而是由扶到放,积极引导学生由观察入手,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学习,既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整个课堂教学朴实无华。其中尤其以引导观察——比较分析环节最为精彩。一开始徐老师借助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搭配买服装的开放性问题,让学生一下子进入数学的王国,学生思维一下子被激发活跃起来。在学生探索乘法分配律过程中,徐老师充分利用课本情境图的作用,让学生合理搭配,合理解释,学生学习较投入,并为以后从情境中脱离,对纯数字的等式进行讨论研究,发现其规律打下扎实基础。教学过程中,徐老师始终抓住猜想质疑举例证明来发现规律理解规律,从而在符号化阶段学习中,为学生扫清了思维障碍。 在本课的教学中,徐老师始终处在一个组织引导者的位置,用尽量少的话引导学生进行尽可能多的探究性活动。从单一情景(购物情景:公司给5位工人买工作服入手)到类化情景(仿写式子)完成第一次符号化,再到用字母表示完成第二次符号化。整个过程徐老师真正把舞台让给了学生,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端倪,寻找规律,并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发现新规律、新知识。所以本课体现的是去情景的过程,也是数学化的过程。 反思:当学生依托一个情景来解释所举例子时,随着举例的增多,可以渐渐让学生脱离情景,进而得出规律。这里是否还可以穿插让学生能不能举出一个反例来,证明规律不成功。学生要是不能举,反例,那么,就更加证明了规律的正确性。 评课者:沈晓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