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原因分析
1、社会原因
当前我国经济虽有较大发展,但总体而言经济状况就不容乐观。这使得国家与各地政府在短期内拿不出相对多的资金来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包括对学生阅览场所、图书资料补充的投资,大多数家庭也将资金投入到住房、生活用品的改善和孩子的学费上,而对孩子中的课外阅读投入很少。同时,市场经济对文艺界及出版社部门本身也是一种冲击,许多文艺工作者下海,而出版部门却仅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对出版物质量的追求。使得少儿读物量虽多但质不高,无好书可读,这使得学生缺少了良好的读书条件。
2、家庭原因
有的家长观念错误,不主张甚至反对学生读课外书,不管学生兴趣、天赋,硬逼着弹钢琴、绘画。白天在校学习、晚上补课、双休日请家教辅导,学生不堪重负,无心情也没时间读课外书。而有些家庭学生的学费已经成为负担,那么买课外阅读材料就根本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了。
3、学校原因
学校教育庞大的课程体系及相对低的教学效率遏制了学生的课外阅读。随着科技的进步,学科越分越细,越来越多,小学教育科目也越来越多,学生负担也越来越重。并且在应试教育的推动下,学校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标准仅以学生的学业成绩为准,这使得学生的课外阅读的空隙为课业塞满。
4、教师的原因
教师在课堂重讲轻读,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不厌其烦地对课文进行分析、讲解、面面俱到,甚至将一些现成的答案或结论硬塞给学生,使学生无法形成自读或自学的能力或观念。同时,有些教师自身的文学修养和素质教育较低,教育观念、教育理论滞后,课堂教学效率低,教师不得不通过课内作业课外补的作业形式,使学生在已经少得可怜的可支配的时间和空间更为狭窄。由于自身素质低,教师无法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科学的指导。并且市场经济的到来在面对物欲横流的世界,对于教师的冲击是较大的,很可能使他们产生浮躁的心态,致使对学术的态度只是急功近利或追求直接的实惠。当然现今教育是应试教育的天下,这致使许多教师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读课外书没用。不论教师还是学生读,与考试成绩都不会有太大关系。小学教师事务的繁杂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般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多且兼任班主任、各种辅导老师,还要进行自身的进修培训。
5、学生的原因
在应试教育下,学生不堪重负,没有时间读课外书已成了不争的事实。同时,在各种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书与电视、电影、电脑和游戏机相比较缺乏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这使得学生即使有了空闲时间也仅是沉迷于电视影碟、电子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