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阅读环境,营造书香氛围
农村学生大多数家庭条件较差,买书少。农村学校的图书室,藏书也不多。面对这样的现状,教师要努力改善学生的阅读环境,营造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时间和空间。
⒈建立班级书屋
尽管学生的藏书不多,但为了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交流的平台,可以让学生以自愿为原则捐赠图书,填充班级图书角。家庭经济好的孩子,可以多捐赠书籍,而家庭比较拮据的学生,则少捐一些。
发动每位学生将自己已看完的好书向班里的同学进行推荐,然后将这本书存放在班级图书角,由图书管理员统一管理、借阅,形成“好书大家读,快乐共分享”的读书氛围。这样,只要每个孩子提供一本书,他就能读到四十多本书了。
这样的“流动书屋”,书籍也是常换常新。学生可以互相借阅,还能促进阅读交流。
⒉开展亲情阅读
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多种渠道向家长宣传课外阅读对丰富学生的知识、开发智力、陶冶情操,提高语文能力的重要意义,提出一些有效的建议,如:①给孩子一个可以静静阅读的时间、空间。生活习惯要注意,如果孩子看书,家长应该压缩看电视的时间或关低音量,避免声音对孩子读书的干扰。②和孩子一起共享阅读的好时光。每天坚持和孩子一起阅读15分钟,让读书成为家庭生活中的一部分。让每天和孩子一起读书成为一种习惯。③给孩子足够的鼓励,读完后和孩子一起聊聊书中的人物、情节,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快乐。让家长明白,孩子从小就应当养成每天阅读的好习惯。这件事虽不能一时显现出效果,却会使学生终身受益。
建立“阅读情况记录”可以帮助家长督促孩子自觉在家读书。每周让家长记录孩子在家阅读的情形: 月 日 读了《 》,问题(如有几个字不会念等): 。收获: 。有了这样的记录,孩子自然会完成阅读作业。因为还可作为期末评选“书香家庭”的依据,因此它同时也会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