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授予学生阅读方法
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要在教会学生学会做人的同时,让其学会求知,学习的方法。“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面对浩翰无垠的课外读物,如何让学生利用有效的时间获取更多的新知识和信息呢?我结合教学实际教给了学生这些阅读方法:
1、精读法运用于课内
“精读法”是课堂内切实可行的有效阅读方法。凡入选的文章都是文学的精品,是指引学生学会学习的航标。因此,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重点段,精心地阅读,仔细的品味,让学生学会从内容中体会思想,感受作者的写作情感和学会写作技巧。如《倔强的小红军》一文,就要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描写小红军动作、语言、神态的词句来体会小红军宁愿牺牲自己也不愿连累他人所体现的“倔强”性格。以此让学生反复阅读,体会文章思想,从而学会写人的方法。以期更好地运用于课外。
2、略读法运用于课外
“略读法”是一种在短时间内更快捷有效获取新知、信息的方法。它要求在阅读之前,首先具有明确的阅读目的。即为什么要看这本书?准备从中获取什么?然后直扑重点,有针对性地阅读。略读法中又可分为选读法和浏览法等。
a、选读法即针对自我阅读指向进行筛选,抓住重点进行阅读。
b、游览法是在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博览群书的一种快速阅读法。它要求对所读文章不需字琢句磨,精推细敲,可只读题目,或文中小标题;可只看开头或结尾,一目十行,了解大意,明白作者的写作观点,使用“略读法”于课外,是因为祖国不仅有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积定,而且语言文字运用丰富,要想博览群书却是冰冻三尺非一之寒。略读法可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水平及阅读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读物,也就是具有针对性、时效性的去读。如,在学习唐代诗人李白的诗时,可据所需查找相应的资料,不需去大范围的读与之无关的读物,尽力做到在单位时间内掌握应该具有的知识。不是好高骛远。这样就能让学生把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有机融通,有目的地拓展其阅读视野。
3、摘录批注法,课内外结合
这是小学生加强课外阅读,课内外相结合以便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阅读方法。俗话说:“一千个好记性不如一个烂笔头。”就指出了摘抄记录的重要性。不论是在课内还是课外阅读中,发现有好词、佳句、美段进行合理选择,并分门别类地摘抄下来,还在文后批注好摘抄时间,来源以及自我体会等,并写成相应的读书笔记或制成读书卡片。长期积累,终就“厚积而薄发”,就会合理用于写作之中,下笔如有神。这样既有效地提高了阅读效率,也更好地提高了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总之,阅读的方法多种多样,关键是要做到有的放矢,合理运用,争取在单位时间内获取更多新知、信息来丰富课外知识,提高阅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