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向课外延伸,培养读书习惯
1、 扩大读书范围
当代、现代著名作家的文章不止一篇被入选在课文中。在学完课文后,让学生说一说,你还读过这些著名作家的哪些作品?你了解他们的生平吗?如果有兴趣的话,请你去读书吧!
教材中还有许多文章是从名著中节选出来的。可以要求学生尝试着读一读原著。如:《江姐》一课节选自长篇小说《红岩》;《赤壁之战》、《草船借箭》节选自《三国演义》;《田忌赛马》、《西门豹》、《晏子使楚》等选自春秋战国故事。如果老师在课余时间有意识的把一个个动人故事介绍给学生,就能唤起他们读书的欲望。
。因为故事的跌宕起伏有意无意的牵动着我的心,为了希望早日知道故事的结果,就产生了自己去读的愿望。同样道理,老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去读原著,就能激起学生阅读课外书的兴趣,同时也能扩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2.推荐读书内容
3.自主选择读书材料
阅读实际上是一种放松,学生平时大脑思维区域被学科的东西填得满满的,可以自由选择读书内容得以放松。如:有些同学喜欢想像,喜欢幻想,愿意读一读情节跌宕的科幻读物;有些同学喜欢读一些节奏明快的、富有刺激性的故事、幽默、笑话、五侠小说也未尝不可。
课外阅读是自由的阅读,一定读什么或一定不读什么,不该由教师或别人去决定,应该由学生的兴趣去决定。老师要以宽容的态度放任自由的让学生去选择读书的材料,让他们去享受无拘无束的阅读乐趣。
总之,我们要求学生多读书,本意是以外促内,提高其语文素养。我们不要求每个学生在大量阅读课外书后都成为大作家、大文豪,仅仅是希望他们养成终生阅读的良好习惯。从书中不断受到启发,长见识,提高自身修养,这就达到了我们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