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中有一篇课文,叫《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哪一本书是男孩子必读的呢?就是《鲁宾逊漂流记》。杨红樱认为这是一本能够让男孩子学会生存的书,所以值得一读。
虽然去年已经教过六年级,但是并没有很好地组织学生来读。今年,因为课题研究的缘故,所以,特意和孩子一起上了读书指导课,然后自己也认认真真地把书读了一遍。
差不多有两个月的时间,终于读完了这本书。
我想大家喜欢这本书,都各自有理由。我喜欢是因为作者借助通俗的语言,向我们阐述了许多生活的哲理。比如教我们做事要有计划的,鲁宾逊在千辛万苦完成独木舟后发现凭自己的力量完全不能把船弄进水里,他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到这时我才明白——虽然为时已晚——做任何事,若不预先计算一下所需的代价,不正确估计一下自己的力量,那是十分愚蠢的”;再如教我们要懂得满足的,鲁宾逊认为自己在小岛上“摆脱了一切人世间的罪恶。”他说“我一无所求,因为,我所有的一切,已尽够我享受了……总之,事理和经验使我懂得,世间万物,只是有用处,才是最可贵的。任何东西,积攒多了,就应该送给别人;我们能够享用的,至多不过是我们能够使用的部分,多了也没有用。”又如教我们在失败或遭遇挫折时要坚强的,鲁宾逊以自己的境遇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能把自己的处境与处境更糟的人相比,而不是与处境较好的人相比,就会对上帝感恩戴德,而不会嘟嘟哝哝,怨天尤人了。”
仔细地想一想,这些真可算是金玉良言。平时我们做事总是没有一定的计划性,就像行船,水流到哪里,我们就随波逐流到哪里,至于自己的彼岸在何方?自己需要在什么时候登陆,心里是没有多大的概念的。看看我们自己,看看身边的人,有几个能做到新年来临时,早已对未来的一年做好了部署,然后认真地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再然后等到一年尾声时,可以欣慰地说:这一年我的收获真大!难道这些,不值得我们反思吗?再如满足感,恐怕拥有的人更少了,我们总是觉得自己所得的还很少,或者权利还不够大,或者名声传播得还不够远,或者别人得到的东西我还没得到,总之,很多人都有这样那样的不满足,总是希望得到更多,其实我们只要够用,就好了。又或者当遇到失败、挫折时,我们更多的是埋怨、伤心,为什么别人都好,就我要遭遇这些?生活太不公平!其实,任何时候,比我们遭遇更糟的还有很多,其实,很多时候,对于勇敢的人来说,苦难是一种财富。
真的很喜欢《鲁宾逊漂流记》,通俗的语言却蕴涵着深刻的道理,当然也许孩子们是不能体会这些的,但是有什么关系呢?当他们不断长大的时候,当他们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的时候,也许,今天读过的书会给他们一点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