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生态课堂
通过学习新课程标准,结合生态课题的研究,重铸了生态课堂在心目中的形象:觉得生态课堂必须注重以下几点:
1.注重思维的培养和方法的渗透
新课程标准注重过程以及思想。优秀的教授无论是课堂的设计还是课堂的实施,都会以它为立足点和归宿。要把课堂思考还给学生,让创新走进课堂,学生的学习真正成为思考的学习过程。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概括本质特征的机会。我们在数学教学中的概念教学要代替原来的解题教学,原先认为让学生多做几道题更实惠一些,其实不然,这样的结果只能是耗时耗力,学生对本质特征不能真正理解,效果不佳。
2.关注生成资源的教学活动,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
新课标提出“四基”,其中有个“基本活动经验”。通过学习,我的理解是学生通过围绕数学展开的,以及解决数学问题的活动,积累的对后继学习,甚至对人的成长有重要作用的经验。此目标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是个长远目标,需要点点滴滴的积累,需要学生的亲身经历。经历过程是很艰难的,但是它的价值是很重大的,顺应人类的认知规律,意义很深远。
3.注重互动生成,适时点拨
有效的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对话能极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当前,“互动对话已然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形态,但怎样的互动对话才更加有效呢?名师的课堂中教师善于发挥“倾听——梳理——激疑点拨”的作用,能适时地介入讨论,又能适时地退出,始终让“问题之球”在学生之间流转,以保证互动的广度和深度,极大的提高了课堂中学生学习效率。而反观我们的课堂,要么“互动——对话”变成了师生和生生间简单的一问一答,要么教师把“问题之球”抛给学生后,像一个没事人退到幕后,课堂中缺失了教师点拨和指引的作用。这样的课堂怎么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哪?课堂的生成千变万化,学生思考的深入,精彩纷呈的回答,绝不仅仅来自学生个性思维的张扬,很大程度上源于教师一次恰当的引导,精彩的点拨。因此,教师要学会在教学过程中“画龙点睛”,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而不能只画龙不点睛,这样的龙是不会腾飞的。
4.课堂教学设计丰富多彩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生活化。在数学课堂上,教师从学生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出发,激发学生听学数学的兴趣,养成喜欢数学的良好习惯,使学生理解数学丰富的内涵,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游戏化。游戏教学,遵循了学生的年龄特点,给学生带来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发展了学生的智力,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设计游戏时要考虑简单性和重复性。可以是他曾经玩过的,可以从新立意,自己设计,但要与数学挂钩,并且规则要简单。
数学课堂教学设计要现代化。多媒体课件的直观形象化,生动有趣化,真正为教师解决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提供了最佳手段,同时创设出了激起学生的积极情感进而形成对知识的热烈追求、积极思考、主动探求新知识的教学环境,创设出了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