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智慧“懒娘”
一节课结束,回到办公室,年长的老师和年轻的老师就会不约而同地喊累。教师累——身体累,心理也累。如何让学生动起来,综合学生的知识,提升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呢?而我们教师又不至于累呢?我想起了一句俗语---“懒娘巧闺女”。
“懒娘巧闺女”,是说“娘”如果“懒惰”,其女就会“勤快”而又“聪慧”,闺女就会“巧”。“懒娘”为什么会调教出“巧闺女”呢?
“懒娘”给了孩子更大的活动空间。“懒娘”懒得动手,懒得动嘴,懒得动脑,这就给孩子更大的天地,给了孩子更多的机会。孩子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自己动手,通过自己地劳动,取得劳动成果,改变生存环境;就必须自己动脑,找到生存途径,寻求发展道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自古英才出寒家,从来纨绔少伟男。”就是这个道理。
“懒娘”遇事会和孩子有更多的交流。“懒娘”更愿意和孩子进行交流和沟通,孩子更愿意在“懒娘”面前体现自己的能力。因此,有“懒娘”的孩子,更有发展的愿望,更具发展的动力。有“懒娘”的孩子,更喜欢寻找到自己发展的道路,孩子的发展更自主。
“懒娘”更能容忍孩子的失误、错误。 “年轻人犯错误,上帝都会原谅。”有“懒娘”的孩子,在发展的过程中,造成的失误,犯的错误会更多,有时甚至会很严重。正因为有“懒娘”,孩子才更觉得伤不起,孩子才更会进行自我反省,进行自我纠正,孩子才会更自律。
“懒娘”更愿意依靠孩子。“懒娘”的依赖、依靠,使孩子有一种责任感,一种压力感,一种动力感。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才会更自信。
“懒娘巧巧闺女”,但是学生和老师毕竟不是“娘”和“闺女”的关系。在教育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有“懒娘”的理念外,还应有“勤”的智慧,要做个“懒”而有“智”的老师。
“懒老师”课上的有特色。课要有生趣,要融入情感。太多的教师淹没于没有生趣、没有意趣、没有情趣的课堂而浑然不知,学生没有喜悦、少有神会茫然听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亲其师,信其道。”因此,我们的“懒”老师要努力让课堂吸引学生的眼球,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学生的兴趣,点燃求知的思想火花。
“懒老师”课有深度,有思想。课不仅传授知识,更要传播思想。“懒老师”会让“科学、民主、博爱”的思想在学生的心灵深处生根、发芽、开花。“懒老师”的学识和智慧,会使学生对“知识就是力量”“能力成就未来”有深切地体会,产生强烈地认知。
“懒老师”课有激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悦己才能悦人”。“懒老师”上课有热情、有激情,对学生有了唤醒、鼓舞、激励。“懒老师”的课的人情味就浓了,人文性就浓了,育人价值就大了。
“懒老师”的课有广度,不墨守成规。“懒老师”更多的精力用在读书,用在教研,用在思考。因此,懒老师知识面广,视野开阔,思路独特,教法灵活。学生更爱学,学得更愉快,学得更轻松,学得更有效。
做个有思想,有品位的“懒老师”,其实是辛苦但却是快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