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数学生态课堂是生命课堂与智慧课堂的有机统一,是以情促智,以智生情,情智共生,促进生命发展的课堂。合理开发和利用教材是构建数学生态课堂的前提条件,营造有利于学生生命发展的课堂环境,是构建数学生态课堂的基本保证,在课堂中构建生命发展的场域,通过教师、学生、文本的多维互动,利用教师的引导,经历知识的一系列的演变发展,获得生命质量和数学素养的综合提升。
以新课程标准的观点来看待数学课堂的“生态环境”,其核心是以人为本,以发展为本。它强调的是构建一种动态的、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这一“生态环境”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和环境各要素内部以及各要素之间的相互沟通关系,四个要素整合在一起则形成了充满活力的、生态的数学教学课堂环境。
我们主张的“生态环境”的课堂应是和谐、活跃、民主、平等的,是让每个学生身处其中都会感到安全、亲切、有归属感的课堂环境。具体地说,就是要建立温暖的、学生彼此熟悉的、相互接纳的学习场所;要不让学生感受到为难,也不要诱哄着学生去学习,无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如何,让学生看到你在关心他们每一个人;要在教室里创造家庭般的环境等等。这都与我们提倡的和谐、活跃、民主、平等的课堂环境氛围相一致。由此可以说,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要求和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