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个鸡蛋与两堂课》有感
打碎一个鸡蛋,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给它外力,另一种方式是,让鸡蛋自己打碎自己。
在外力下,鸡蛋打碎了,鸡蛋走向的是毁灭,但鸡蛋自己打碎自己,,那只能是鸡蛋孵化自己,在蛋壳内孵化出新的生命——小鸡,小鸡在蛋壳内不断地成长,当长大到一定程度,小鸡就会啄破蛋壳,破壳而出,打碎原先的自己——鸡蛋。
如果你不想让外力打碎自己,那就像鸡蛋一样,不断地积聚内在的力量,去自己打碎自己,在自己打碎自己中突破自己、超越自己,实现重生,去获得新的生机和希望。
平时,一个鸡蛋,只要轻轻一磕,就能把它磕碎,为什么握在手心里的鸡蛋,使尽全身力气去握,也握不碎呢?
因为平时我们磕一个鸡蛋,把目标集中到鸡蛋的一个点上,看似用的力量小,但目标一集中,作用在鸡蛋上的力也就大了;而把鸡蛋握在手心,手掌几乎包住了整个鸡蛋,我们的握力分散在鸡蛋的整个面上,看似用的力量大,但力量一分散,作用在鸡蛋上的力也就小了,最后,我们使出的全身力气,连一层薄薄的蛋壳也突破不了。
生活中,很多障碍,不是来自障碍的本身,而是来自我们突破障碍的错误方法。
如果每一个学生都是家长交到手中的一个蛋,那么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就是敲蛋的过程,要找对入手的点。教育就是唤醒孩子自己破壳而出的自我动力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