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学生,他们都有着一颗向上的明心,他们又是一个个有着独特个性的个体。很多时候,不可能让所有的孩子在同一个领域内都做得很好,很多时候需要旁敲侧击。否则很多时候只会加剧他们自我能力的怀疑与否定,或是因此师生隔膜有如鸿沟。这就需要老师帮助他们打开心灵之窗或巧妙走进他们的灵魂深处。
对于一个学生,不仅要让他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对他进行思想上的引导,人格的塑造,使之形成良好的品性,同时创设不同的舞台,让他们能展现自我,张扬个性,从而获取学习生活的愉悦,然后愉悦地去学习。
要想让每个学生的生命变得欣欣向荣,首先要让我们的爱之花绽放得更大更美好,点亮我们的双眼,装点我们的智慧,去发现学生身上的亮点,多为他们打开一扇窗户,他们才会看到自己,认识自我,锻炼自己,培养自信,搭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和谐中展现青春风采。
1、高度重视家访工作。先对班级学生都作了具体分析,事先确定了家访对象,改变了以往只走有问题学生家里的做法,如确定家访对象时,不但有贫困生、辍学生、学困生,还有体育生、艺术生、家访目的很明确,就是围绕班级各项工作的顺利进展,取得更好成绩为目的。
2、要切实在“谈”、“访”、“教”、“帮”四个字上下足功夫。用“谈”温暖学生的心,鼓起他们重新奋起的勇气;用“访”打动家长和学生,使家长懂得欣赏和鼓励自己的孩子,引导孩子去勇敢地面对未来与挑战;用“教”为学生搭起腾飞的桥梁,使他们找到方向和自我;用“帮”使学生感受到师爱的温暖,送去生活的阳光。
3、以家访促家教,用耐心换诚心。根据学生的情况有计划地进家访,在走访时做到“两不”和“三要”。即:走访不告状;不指责家长和学生。要有针对性;要主动进行走访及时与家长和学生联系;要与家长一起分析原因,共同寻找解决的办法。走访时,教师、家长、学生共同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交流方法、学生的特长、发展优势、教师的期望,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想法及打算。这样的家访没有了抵触与推诿。教师、家长、学生之间紧紧地连在了一起,走访成了相互交流、互通信息的最好一种形式。教师们用自己的耐心、诚心,换来了家长和学生对教师、学校的诚心。
走访在老师和家长之间架起了一道五彩缤纷的心灵彩虹。一家家真心实意的热情接待,一番番和风细雨的情感交流,一场场深入人心的亲密接触,拉近了学校与社会、家庭的关系,增进了老师与家长、学生的感情,促进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互动。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