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良言育英才,兰心蕙质铸师魂
在教师身上,社会赋予了很多耀眼的光环,作为一名教师,在领受这些美丽光环的同时,更应该去恪尽职守,努力适应时代的发展,去为这些光环增辉添彩。她不但深知这一点,而且无论是做普通教师,还是担任学校领导,她都努力做到了身正为范,用自己的言行诠释了师德的高尚。
她常说:“我的肩上有一副担子,一头担着义务,一头担着责任。但责任更让我明确使命,催我奋进,亮丽我的人生。”她还说:“我的两个心房,一个装的是良心,一个装的是爱心。我扪心自问时,问的是良心,我倾情付出时,洒的是爱心。”是啊,在讲求公德,崇尚师德的今天,我们需要她的这份纯真,更祈盼这种由纯真带来的人性的升华!正是这样,她不但自觉端正师德、师风,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准绳,使上墙的制度、规定不流于形式,用自己的言行做好同行的典范,确保了所在集体师德的良好形象。
她觉得师德的范畴里除了自爱,更重要的是去爱别人。作为教师,她觉得着力点就是爱学生。她曾用关怀,让学生泪流满面;她曾用爱心,去扬起学生心海的风帆。二十多年来,她当过班主任,做过语文教研组长,担任过总辅导员,做过教导主任,幼儿园园长、中心校副校长。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她的爱心。她始终在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的同时,用爱心去点亮学生的心灯,用爱心去演绎师爱、母爱。她的语文课,最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能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她的课,作业最少,但要求学生每天都要做好。有时她把爱心转化为对学生的尊重,有时她把爱心体现在对学生的严格,体现在对学生习惯的培养上。她的课,学生没有坐姿不正的,没有不思考的,没有迟到的……她的课,学生爱上!
为了关爱和转变学困生,她经常用自己的钱买学习用品,成了学校的美谈。很多学困生在她细微处的关爱下成了她的知心朋友。班上的邵景波同学的父亲因病去世,母亲要上班,没人接送上学,她每天开车送他到家;左开文同学脚骨折了,她每天早上去接他上学,放学送他到家……她的爱心是真诚、宽容和坦诚的,她赢得了所有学生的心。她还因势利导,在学生中把爱心传递。同学们困难之际的相濡以沫,孝敬长辈,尊老爱老,自发的“手拉手,献爱心”活动……她的班级充满温情,她的学生传递着爱心。
自任学校领导以来,她更忙了,更累了,可她从没因此心里放下学生。每次听课或讲座外出,她的学生都会受益,新的教法和理念,让她的四十几个学生兴奋并快乐着。每次活动反思后的经验总结,她的学生总是在她从“经验——再实践”时,体验到更多成功的喜悦。有时,她在外进行学术切磋、交流,晚上一有空总要先打电话给让她牵挂的学生,再打电话给家人。因为她是学生心中最有趣、最好的“邱老师”。
自己的理论和教学水平提高了,她总是热心培养和帮助青年教师,通过“听评课、互听互评、两人合上一课”等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指导,给他们机会打拼磨练,给他们问题深入研究,给他们舞台大胆展示,努力将课标理念转化为他们的教学实践,促进了他们课堂教学水平的明显提升。她求的不是自己的一花独放,而是整个学校教育教学的万紫千红啊!
付出了总有回报,几年来,记不清她有多少篇论文、著作发表、获奖;说不清有多少学生的作文在她的辅导下发表、获奖;说不清她为学校,为集体争得过多少荣誉。但是,她获得过的个人荣誉却很少很少。因为,她总是把最苦、最难的工作留给自己;把最重、最累的担子欣然挑起。她总是把鲜花和掌声留给别人;把光环和荣誉让给别人……
作为一名教师,她始终践行为人之道,从师之道。她觉得教师更要讲敬业和奉献。她也正是这样做的,坚守着三尺讲台辛勤耕耘、开拓创新、默默奉献。她相信她的未来不是梦,因为,在她的心中,学生永远是天使,她就是为天使修补翅膀的人。她,就是学生心中的好老师,教师心中的好领导,同事心中的好姐妹——邱金兰老师。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