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当三好教师当成为一种追求
常州市武进区郑陆中心小学 蔡红
很惭愧,在学校组织大家学习韦忠良老师的故事之前,我对韦老师一无所知。也许是因为韦老师就像千千万万个平凡的老师一样在自己的岗位上用青春、生命诠释着师者的责任,也许是他的成就还不够醒目,然而,人们都知道,总有一天,韦老师他那无数个平凡而又不平凡的举动所铸就的辉煌是足以让人震撼而成为永恒的。
读着韦老师的故事,我越来越坚定地相信:无数个老师,都在用生命诠释着师之职责:邓丽,这一位80后女教师,因为支助来到海拔1800米的高原。她使出浑身解数,从全新的英语课、音乐课到自己并不擅长的美术课,努力给孩子全面的营养。三年的时间眨眼就成为过去,告别的日子即将到来,孩子们用特殊的方式,唱响了自己创作的《您别走》,献上了精心采摘的鲜花。邓老师被感动了,最终答应留在大山里继续陪伴孩子。不会离开,是邓老师给孩子的承诺;不会离开,是邓老师坚守的职责。
无数个韦老师、邓老师,在用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良师者,良心真心至善,良知明理心安,大爱公正不偏,大德好生无私,大道日月可鉴。
良师,意味着当他面对顽劣之极、冷漠野蛮的学生,面对专横压制的管理方式,他会用独特的方式开启孩子生命的春天,一如《放牛班的春天》里的马修老师;良师,意味着深爱学生、痴迷教学,在教师岗位上坚守几十个春秋而无怨无悔,一如“做了一辈子教师,今天,还在学着做教师”的于漪老师;良师,意味着当灾难、危险来临,他会用自己全部的生命去保护孩子,一如面对疾驰而来的汽车,毅然推开学生,自己却被卷入车轮,从此高位截瘫的张丽莉老师……良师,正是那些为了孩子,为了教育的理想,不畏路途的遥远,不惧环境的险恶,不受世俗的影响,坚守在岗位上,用满腔的热忱和美丽的青春谱写教育篇章的无数个如邓丽、韦忠良一样的老师。
我也是一位老师,虽然没有韦老师、邓老师那样伟大,可是我也在努力地成为一名良师:面对刚刚转学而来悄悄拿了班里许多作业本的小陈,我深情地给孩子们讲述了《给错误三次机会》的故事,后来她悄悄地把作业本放回了原处,并告诉我:“老师,相信我,不会再有下一次了。”果然,她没有再犯过同样的错误;面对来自外来工家庭生活贫苦双手长满冻疮的小高,我默默地送上自己的棉衣和冻疮膏,并且为她写下这篇文章——《苦难是一种财富》,让她知道经历了苦难的生命,会更坚强!面对因为父母吵架而失落的小蒋,我真诚地给她父母写信,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女儿是一个多么优秀的学生,他们应当为拥有这样的女儿而骄傲。看到重新洋溢在孩子脸上的欢乐,我也笑了……
“我们都是凡人,总有一天,这个房间里的人都会停止呼吸,僵冷、死亡,所以,把握今天,让生命超越凡俗”。这是《死亡诗社》里,基廷老师带给学生的宣言。成为良师,让生命超越凡俗,让每一个有幸与我相遇的生命从此变得更加美丽,是我,在学习了韦忠良老师的事迹后又一次坚定的信念。成为良师,理当成为所有教师的一种追求。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