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幸福的,我是快乐的!
郑陆中心小学 沈林武
“你是幸福的我就是快乐的,为你付出的再多我也值得。与你是同路的我就是幸运的,我幸福走过的是你搀扶的……”每当听到付笛生和任静演唱的《你是幸福的我是快乐的》,心底总起波澜。这首歌不正好演绎我们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吗,师生同窗情不知是多少年修来的缘分,一起教学相长,一起生活学习。当达到“你是幸福的 我是快乐的”,即达到了师生情谊的最高境界。
回忆起自己走过的23个教学生涯,记忆中留下的不是某某某同学哪次考了100分、我班考了几个全镇第一,而留给自己印象较深较多的是如何使学生学习数学更得劲、哪些学生把我这个老师当成了学习上的“合作朋友”生活中的“知心朋友”,主动来与我沟通思辨。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职责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作为数学教师,教学上不仅仅交给学生1+1=2,更重要的是要给学生一个充满好奇心的良好心态,使学生在学习时兴趣浓厚、方法科学,拥有智慧,最终能在学习与交流中学会做人。
在中秋佳节、第3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正好来说说我与学生研讨的那些“方法”、发生的那些“故事”——幸福点点,列举一二,快乐随来!
单元整理——“第一环节:组内交流,完善整理学习单;第二环节:全班交流,上台展示构想;第三环节:展览成果,学生取长补短……”这是正在进行的单元整理课。单元整理课好比旅途中的驿站,既可以让孩子们短暂的休息,同时又给了孩子们一个回头望望的机会。对于在“驿站”里休息的孩子们来说是一件快乐收获的事,孩子们特喜欢这样的课。学习需要定期的回顾将“包袱”里的“物件”打理打理,串成“珍珠”形成“网络”,然后轻装上阵继续学习之旅——进入下个单元,这样也就拉开了下一个知识点学习的序幕。
“小老师”——为体现“我的课堂我做主”学生是课堂主人的理念,数学课我也尝试构思了“小老师”课堂,全班分为每6、7人一组,由他们集体备同一课,每人负责一个部分,给同学们上课,分组时我尽量根据学习能力、表现力、知识面的不同进行搭配,上完后对上课的“小老师”和听课的同学进行点评。其实事实上,当今社会,某些方面孩子们的知识面比老师的要广得多,我们需要利用学生丰富的课外知识,对它们进行整理加工后再回归到课上,辐射全体学生。孩子们对
备忘之本——每个学生都会出现“一错再错”现象,但是优秀学生“一错再错”的几率要远远小于“后劲生”。优秀学生之所以优秀,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把不会的知识真正问清楚了、真正内化了。这里为什么要强调“真正”两个字呢?因为我们的“后劲生”遇到不会的题目有时也去问老师,也耐心地听老师讲,也听懂了。但是仅仅满足于听懂了,没有把听懂了的知识再写出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就急急忙忙地去做下一题或干其他事情去了。几天后又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下笔时又“卡壳了”,“一错再错”了。当时问过之后,就缺一环节马上把它归入备忘本。正所谓“行百步而半九十”,就差一个“写下来”,却道出了“优生”与“后劲生”的丁点区别,却是天壤之别!除此之外,备忘本上还可以记其他知识,如规律性的知识、自认为重要的和认为容易忘的知识。
在数学学习中,我与后进生的故事有许许多,但今天我要讲讲与默认好学生中的一名数学落后的点滴事。
一封来信——张某,班长、语文课代表。我们一起来看看张某的一封来信吧——都说女生学习理科差,学文科好,在我身上真的得到了验证。我从小数学就不是很好,在五年级前,数学考七八十分是常有的事。那时候,我很想,真的很想把数学学好。但总是感到力不从心,无从下手。老师也为此没少和我谈过心。直到遇见了您,
记得有一次,您布置了书上的内容让我们做。大家纷纷做了起来,很是认真,不一会儿,教室里就响起了一片“沙沙“的写字声。那时候的我,在数学方面已经有一点儿起色和进步了,所以显得有些骄傲,有些浮躁。在做题的过程中,我只是瞄了一眼题目,大概知道要求什么,也不看谁是单位“1”就做了起来。过了几分钟,我就兴冲冲地拿着本子上去给您批了。我心里骄傲地想:“我做得最快了,别人都没做好呢!
孩子的来信,感恩之情溢于言表。当然,孩子成长进步是多种因素的凑合,自身努力,家长重视,但我要说的是我们应让好学生更优,提升弱项使其自信阳光、全面发展。
……
一幅幅感人的场景,一个个温馨的画面,当然还有一次次无助的煎熬,至今记忆犹新、感慨良多。这一块块不起眼的珍贵碎片交织成一首歌《你是幸福的我是快乐的》,伴随着我度过一个个平凡的日子。
2014年中秋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