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什么时候能懂事?
武进区郑陆中心小学 周刚
因为小吴经常不能完成数学家作,高高大大的母亲被我叫到学校几次。得知他老家在四川,因为父亲不负责任,母亲一气之下离婚后带他来常州打工。他在南苑小学读了一、二年级,三年级起转到中心校,个子较高,一双大眼睛很有神,体育较好,参加校排球、田径训练,主科学习成绩偏后。主要问题在于不能认真做家庭作业,尤其是双休日。于是,我提醒他母亲,争取多督促、每天对照检查他的作业记录本。然而,她母亲却说有时没空查他的作业,或说他没记录作业,因为她是两班倒的,每次上班十二个小时,上白天班晚上到家孩子经常已经睡着了,上夜班时晚餐后孩子刚写作业时她就上班了。没有爷爷奶奶,附近也没有其他亲人来照顾孩子。
但不能完成家作总是不行,加上数学基础查,明显跟不上。为了给他补课,和校车驾驶员说好不用接他,我放学后经常留下他,辅导半小时完成课堂作业,有时做点家作,我下班时将他送回去,因为他住船底湾周家头,我正好经过那村子。某一次,我送他回家,顺便去他家租住屋看一看。从一幢前后两排的八十年代的二层楼的侧门进入,傍晚时分,阴暗的楼梯需要开灯才能上去,楼梯从没粉刷装饰过,一些砖块早已踢落,显得很破旧,二楼后半间一张不太象样的小桌子上,有正在煮饭的电饭煲和菜碗筷子,前面半间便是他们母子俩的卧室。一张大床,另一张是沙发拉成的小床,老式的五斗橱上一只旧电视机,陈旧的写字台上堆放着乱七八糟的物品,这就是小吴学习和休息的地方,寒碜得让我不忍细看,怕引起他自卑。
“你平时就做在这床上写字?”
“嗯。”
“看你妈妈为了你,每天十二小时上班,多不容易,你就不能自觉些认真完成家作,让她少操点心?”
他低头不语。
“老师希望你能体会你妈妈的辛苦,每天按时完成作业,别让她操心!”
“嗯。”
“好了,我走了,你安心些作业吧。”
“周老师再见!” 小子还挺有礼貌的。
从出租屋出来,心里不是滋味。如今,我们本地的孩子生活条件多好,大多有自己的卧室,有整洁的书桌甚至书房,我当年读书的住宅也比这个象样呀,整整相差了一代人的居住环境哪!
这样的单亲家庭,多少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利。除了在校关注他,给他学习上的帮助和一点鼓励,我还能做什么?
有一阶段,班主任也让他不乘校车,让他母亲每天来学校接他,顺便交流在校表现,但他双休日完不成家作的老毛病依然没有彻底改掉,听说和村上的孩子打打电脑游戏。无论是耐心地讲道理,还是恶狠狠地批评,没有明显的效果,我也很灰心。一个学年很快过去,期末考试,数学成绩很差,休业式当天,我把她母亲叫来,向他说明孩子的现状。她母亲明显担忧,气得恨不得当场揍他,我制止了,拿出我的练习册教本,圈出一些页码,让他利用暑假再做些练习,并说7月17、18日我值班,可以带他来校给我检查作业。
“小吴,这是你妈妈给你新买的吧?”
“嗯。”
“看,你妈妈这么辛苦地工作赚钱,就为了你能好吃好穿,你能理解她的心吗?”我转头对孩子说。他低着头,面无表情也不语。
“是啊,只要他喜欢,我都会买给他。别看我一个人赚钱,工作时间长点,但我工资也不低,所以他平时吃穿一点也不苦。”
“哦!”我意识到也许无意中伤害了她的自尊。“但你也不要让他和别的孩子比吃穿!作为学生,关键要比学习,看谁认真,看谁努力,看谁成绩优秀。”
“周老师,这是练习册,看看你布置的作业他都完成没有,做得对不对?”
我翻了翻,还可以,基本按照要求完成了。
“他暑假里在家听话吗?”
“就是不听话!我都打过几次了。晚上要看电视,早晨不肯起来,今天还是被我硬叫起来的。有时不肯吃饭,说菜不好吃,碗也不肯洗,经常跑出去玩到很晚才回来!”一脸的气愤。
“哦,小吴,你都和谁在一起玩呀?”
“朋友。”
“他们在我们学校吗?”
“一个在黄天荡新市民小学,还有一个早就不读书了。”
“他们不想学习或不再学习,你想转到黄天荡小学去吗?”
他看看我,马上摇了摇头。
“你想学习,就应该把心思放在学习上,不能和他们混在一起玩呀!”
“他还要我买电脑,说学校老师经常布置要查资料的。我也不懂,老师你看需要买吗?”他妈妈说。
“有时语文学习确实需要查些课外资料,但有了电脑你肯定看不住他,不是对学习有帮助可能会更加害了他。所以你千万不要给他买!”
“小吴,你妈妈一个人带你,容易吗?暑假里好好休息,适当看看电视也可以,但还应该帮着家里做些家务,比如洗洗碗做做饭,房间也要经常收拾打扫。看你妈妈每天这样上班多忙,起早摸黑,除了上班就是照顾你,你为什么这样不懂事呢?”
“我真想狠心送他回四川老家!”
“那边怎样?能照顾他吗?”
“他爸爸不务正业,赌完钱回家,喝酒打他,爷爷奶奶也怎么不管他,所以我们才离婚的!”
“哦,小吴,看你妈妈多爱你!她完全可以一个人在这边轻松地工作和生活。为什么还要带着你,就希望你不要像你爸爸那样,靠智慧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过日子。”
“你想回四川老家吗?”我转向小吴。
“不想回去!”他忽闪着大眼睛语气很坚定。
“嗯,我想你在这儿跟着妈妈肯定比会老家随爸爸好。但是,你应该听妈妈的话,听老师的话呀,把学习放在心上!看,个子马上要追上你妈妈了!小吴,你若还不彻底改正缺点,你妈妈恐怕真要送你会老家了。”
他低着头。
“这样,小吴妈妈,你就再给他十天时间,看他能否每天做些作业,帮着做点家务,如果实在不行,你就送他回四川爸爸那儿,信心他爸爸和爷爷奶奶也能照顾他的!”我想吓唬他一下。
他有点惊愕地抬起头,看了看我。我有点心虚,这可是坏点子呀!
“小吴,我知道你不愿意回去,你妈妈也舍不得,他希望能带着你在这儿好好过日子。但你的表现太让她失望了,也让老师失望,作为学生,你学习不努力,作业懒得写,在家不能帮妈妈做家务,从小好吃懒做怎么行呢?”
“小吴妈妈,你看这样行吗?就看他这十天的表现!”
“好的,你若不改坏毛病,我真把你送回去!”
“给他这样的机会,不行就狠狠心,让他回到爸爸那儿,吃点苦可能对他今后的成长有利!”
……
送走小吴母子,我心里也发毛,这不是威胁的口气吗?这也是教育?但对于这样“屡教不改”的孩子,我可是黔驴技穷啦!不知这样的狠心能否震动他一下。
暑假过后,开学初见他母亲来校送他,询问情况,说他暑假里没有什么大改变。也送他回了趟老家,但住了两天就随她回来了。唉,就当走亲戚了。一颗慈母心,怎能真的丢下他不管?!
因为工作的需要,半年前我就不再教他了,一次遇到他妈妈,说为了你上学近些能自己不行往返,已经搬家到学校附近来了,不禁想起“孟母三迁”的故事。可怜天下父母心,不懂事的孩子,你究竟在想些什么呢?
听老师说,他还会不完成家作,学习仍没有多大进步。孩子,你一天天长大,已经升入六年级了,何时才能理解母亲、理解老师的一片苦心?
2014.9.8
-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