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武进区郑陆中心小学 羌小霞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数学》第三册第62~63页。
教材简析:7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认识了乘法和1~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教学,要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熟记7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7的乘法口诀求积。教学重点是要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探索,总结出7的乘法口诀。教学难点是要让学生寻找出规律,从而记忆7的乘法口诀。
学情分析:学生学习了“认识乘法”和“1~6的乘法口诀”这两部分知识后,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已经基本掌握,这对学习本单元的知识是一个良好的基础。但7的乘法口诀和前面的内容有所不同,口诀句数多、数字大、容易混淆,而且学生基础状况参差不齐。可能有的学生早就熟记了7的乘法口诀的所有内容,上课时不愿意参与编制口诀的过程,而是急于表现自己;可能有些学生一节课下来也不能熟记口诀。所以,在课堂教学时,要高度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要求。既要让进度快的学生静下心来细细领会口诀的意义和来源,又要让进度慢的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积极性,树立自信心,让每一个学生都学得快乐、学得扎实,共同进步。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理解7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熟记7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7的乘法口诀求积。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推导7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在学生编乘法口诀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意识,并获得成功的体验,促进学生学习数学自信心的形成。
教学重点:让学生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探索,总结出7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寻找规律,记忆7的乘法口诀。
教学关键:结合教学,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孕育口诀
1.课前播放歌曲《小白船》。
2.同学们,刚才我们欣赏了歌曲《小白船》。瞧!在这优美动听的歌声中,小白船也来到了我们身边。(出示P.62小船图)
看一看,这只小白船是由什么图形组成的?
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只小白船是由多少个△组成的?
下面,我们用填表格的方法把它们记录下来。(出示表格)
1只小船有7个△,表示1个7。(填写在表格下方)
1个7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板书:1×7=7)
1只小船有7个△,2只这样的小船有多少个△?14又表示几个7相加?2个7相加怎样列乘法算式?(板书:2×7=14)
3只小船有多少个△组成?21又表示几个7相加?那乘法算式该怎样列?(板书:3×7=21)
那么,4只、5只、6只、7只呢?
3.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62页,找到和大屏幕上一样的这张表格,把它填写完整。
4.集体交流,指名汇报结果,相机问以下问题。
好,现在我们一起看大屏幕,谁来告诉我4只小船有多少个△组成?28是几个7相加?怎样列乘法算式?那5只小船呢?35表示几个7相加?乘法算式是怎样的?(鼠标指向下一格)这里应填几只小船?6只小船又有多少个△组成?42又表示几个7相加?乘法算式应怎样列?最后该怎么填?几个7相加就是49?乘法算式是怎样的?(分别板书:4×7=28、5×7=35、6×7=42、7×7=49)
小船的只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的个数 |
7 |
14 |
21 |
28 |
35 |
42 |
49 |
6 个 7 相加 4 个 7 相加 5 个 7 相加 1 个 7 3 个 7 相加 2 个 7 相加 7 个 7 相加
5.请同学们把书反扣在桌上。好,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1个7是7,2个7相加是14,3个7相加是21……,你会顺着说下去吗?(先指名说一说,再齐读一遍)
6.揭题:同学们发现没有,这些数都跟哪个数有关?(根据学生回答板书“7”)我们今天就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7的乘法口诀)
二、自主合作,创编口诀
1.现在我们就来学习7的乘法口诀。
请你看着大屏幕上的表格和黑板上的乘法算式,试着编一编7的乘法口诀,可以同桌相互讨论,能行吗?
2.集体交流:我们来看看同学们是怎样编的?
第一句怎样编的?第二句呢?第三句是怎样的?下面一句呢?第五句又该怎样编?接下来呢?最后一句口诀是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逐个出示7的乘法口诀)
同学们真不简单,自己编出了7的乘法口诀,老师真为你们感到自豪。现在我们就带着自豪的口气一起来读一读好吗?
3.请同学们把书反过来,看到书上第62页表格下面,我们一起来填一填。1个7,乘法算式是1×7=7,编的口诀应该是一七得七,2个7相加,乘法算式是2×7=14,口诀是二七十四,请同学们接着往下填。填好好后指名交流、校对。
4.7的乘法口诀一共有几句?请看着书,再次把7的乘法口诀读一遍。
5.第62页“想一想”。
让学生说说计算时分别用的是哪一句口诀?(板书算式)
三、解读品味,记忆口诀
1.仔细观察这些口诀,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请同学们再把书反扣在桌上。好,同学们,我们来看看这7句口诀,你发现它们有什么规律?
(前半句表示几个7,后半句表示得数;口诀前半句的第2个字都是“七”; 口诀前半句的第1个字依次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得数从上往下看依次多7,从下往上看依次少7;……)
2.7句口诀里居然有这么多的规律,如果我们现在就记住这7句口诀,大家愿意试一试吗?请大家读读记记。(给学生时间读、记7的乘法口诀)
现在,请闭上眼睛,我们一起来背一背,有没有信心?(学生背口诀)
3.同学们,我们在背的时候,感觉“7的乘法口诀”哪几句特别好记?(学生自由回答,说说为什么容易记?在板书“一七得七”和“二七得七”两句口诀旁打上红“√”)
《西游记》同学们看过吗?老师这儿有一段话,请同学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出示《西游记》图片和相关文字:孙悟空在炼丹炉中七七四十九天,炼成火眼金睛,取经的路上遇到妖怪,不管三七二十一,举起金箍棒就打。)
读完这段文字,从中你发现了什么?(根据学生回答,突出显示“七七四十九”和“三七二十一”,并在“三七二十一”和“七七四十九”两句口诀旁打上红“√”)
4.看来,难记的的乘法口诀有“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和六七四十二”这样三句(在“四七二十八、五七三十五和六七四十二”三句口诀旁打上红“☆”),你能用什么方法记呢?
(引导学生联系上句和下句记忆,或者利用以前学的乘法口诀进行记忆等)
同学们,记口诀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我们多读读、多动脑筋,一定能记熟口诀。现在,我们试着再来背背这些口诀,行吗?
5.记忆口诀:引导学生采用开火车顺着背、倒着背,对口令等形式记忆口诀。
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现在我们就用做游戏的方法来看看大家有没有记住今天学的口诀,游戏的时候尽量不要看黑板。
(1)开火车顺着背、倒着背:火车火车哪里开?火车火车这里开!
(2)对口令:现在老师说出口诀的前半句,请全班同学说出后半句。(二七、四七、一七)再指名学生仿照着练3个。
好,我们接着来,现在老师说一句口诀,请同学们(指名)说出相应的乘法算式。(三七二十一、五七三十五、七七四十九)
下面我请一个同学来说乘法算式,其他同学说出相应的乘法口诀。
四、想想做做,巩固口诀
1.第63页“想想做做”第1、2题。
(1)请同学们把书反过来,做第63页“想想做做”的第1题。
来,谁来告诉我3乘7加7等于多少?4乘7呢?7乘4呢?(大屏幕显示结果)4乘7加7等于多少?5乘7呢?7乘5呢?(大屏幕显示结果)5乘7加7等于多少?6乘7呢?7乘6呢?(大屏幕显示结果)
第一组的得数为什么都是28?这3个算式都可以用那句口诀计算?第二组的得数为什么都是35?这3个算式都可以用那句口诀计算?第三组的得数为什么都是42?这3个算式都可以用那句口诀计算?
我们在横着来看一看,5个7比4个7多几?比6个少几?
(2)请同学们做“想想做做”的第2题,然后校对。(大屏幕显示结果)
2.第63页“想想做做”第4题。
下面我们来一个口算比赛,好吗?我说开始再开始,好,请同学们看“想想做做”第4题,准备好了吗?开始!完成后指名校对。
五、拓展延伸,应用口诀
请同学们再把书反扣在桌上。
好!同学们,你们知道吗?7是一个很神奇的数。如:天上有北斗7星,地球上有7大洲,太阳的光有7种颜色。你可以数数,自己的头上眼、耳、口、鼻一共有多少个孔……7真是奥妙无穷呀!就连我们文学领域的古诗中也藏着7呢。请欣赏——
1.七言诗《早发白帝城》
这首诗一句有多少个字?有几句?一共有多少个字?可以运用怎样的乘法口诀来算?乘法算式是怎样的?
小结:每句有7个字的诗,我们就称之为“七言诗”。
2.七巧板
前一阶段,我们在认识图形时学到了有趣的七巧板,一副七巧板有几块呀?是的,七巧板中也隐藏着7呢!看,老师用七巧板拼成了一个什么图案?
5个这样的图案要用多少块七巧板?你用了哪句口诀?怎样列乘法算式?
3.七星瓢虫
7还藏在动物身上呢!出示七星瓢虫图片。
每只瓢虫有7个斑点,所以我们叫它七星瓢虫。七星瓢虫还是消灭害虫的高手呢!那么,6只七星瓢虫一共有多少个斑点呢?你用到了哪句口诀?乘法算式是怎样的?
4.第63页“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月历表,同学们一星期几天呀?(7天)对,一星期的天数与7也有关,假如你的爸爸出差去了北京3个星期,你知道去了多少天吗?怎样列式的?用了哪句口诀?
请同学们把书反过来,把第63页“想想做做”的第5题做好。
六、总结反思,提升口诀
好!现在请同学们把书合起来,放好。
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我们一起闭上眼睛来背一背,好吗?
这节课,同学们开动脑筋,自己编出了7的乘法口诀,相信用这些方法我们还可以编出8和9的乘法口诀。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