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角》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64—65页的例题以及第65-66页的“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要求】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正确找出(指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来做角。
2.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
3.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一个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体验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件,一些实物或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白菜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是谁呀?(电脑出示)
师:它们都是谁呀?
师:这种图形的兄弟可真多,它们都是三角形,如果我把它们的一条边去掉,你还认识它吗?
师:这些朋友其实都是角,今天这节课我们就走进角的图形世界,一起来认识角(板书课题)
二、联系生活,感知探索
(一)感知角
师:图形中找到了角,其实在生活中很多地方也能发现他的存在。瞧,谁来了(剪刀)
师:你发现角了吗?生说
师:你说的是两个剪刀之间,这就形成一个角
再出示彩纸和钟表
师:你发现角了吗?
师:(电脑说)这些图形都是角,他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同桌交流交流。(生说)
师:拿出你的三角板,咱们感觉感觉,咱们用小手心摸摸这儿(尖尖的顶点有什么感觉),咱们顺着点往这儿摸,再顺着点往这儿摸,谁来说说有什么感觉?
师:我们把角描下来好吗?
师:下面我们听听角怎么介绍自己?(电脑说:这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这直直的两条线叫做角的边。为了说明这个角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我们通常会在角上做一个记号,从角的一条边画一条弧线画到角的另一条边。)
师:咱们看看黑板也来说说,这尖尖的点是角的?
这两条直直的线叫做角的边。(教师比画。)
边
顶点
边
师: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谁来说说,全班一起说说好吗?(教师板书)
(二)找角
师:角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请大家仔细找一找你身边哪些物体的表面也有角,说给同桌听。(汇报)
师:老师也找到了一些角,请大家来欣赏。(课件演示)
师:看来角真是无处不在,只要小朋友有一双数学的眼睛,还会发现更多的角。
(三)辨角
师:听说我们认识角,课堂上来了一些客人,都争说自己是角,到底是不是呢?请小朋友们来当裁判(用手势表示),是的用“√”表示,不是用“×”表示。
火眼金睛——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角,哪些不是,为什么?
(四)数角
师: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角,关键要看什么?
角其实是平面图形中的一员,现在请大家数数下面的图形中,各有几个角,请大家先做上角的记号,再填空。(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做完后,教师收集。再评价。
(五)画角
师:经过努力,我们知道了角是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的图形,但是我们不仅要知道它的样子,还要把它绘画出来。画角,应该画什么(顶点和边)。现在老师有个小小请求,请大家指导老师先画一个角。
师:你们说,我来画,先画什么?(顶点)接着画什么?边,老师把尺子摆好,问:从哪儿开始画?(顶点)对,从顶点开始沿着尺子的边画一条直直的线,画好了吗?请你上来帮老师放好尺子好吗?可以了吗?
师:老师画的角漂亮吗?怎么不给老师一点掌声?
师:你也能像老师这样画出一个你心目中最漂亮的角吗?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几个小朋友的作品。(评价生作品)
三、动手操作,感知角的大小
师:我们不仅知道了角的样子,还知道怎么画角,可是小老鼠有个题目想考考大家,请看大屏幕。
1.出示钟表图。(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呢?)
2.师:刚才的活动中,我们发现了角的大小跟角的两条边张开大小有关。好,现在就请大家动手来造角,第二个活动“我会造角”。
师:其实在你们的课桌上都有这么一个造角工具,他可以任意活动,我们叫他活动角,你能指出它的顶点和边吗?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玩玩这个角,瞧,老师做了一个这么大的角,你能在桌面上做一个和老师差不多大的角吗?一、二、三举起来。
师:现在老师手上还是这个角,你能做一个比老师大的角吗?
师:你能做一个比老师小的角吗?
师:从刚才活动中,你发现什么?
师:同桌会这样一大一小的玩玩吗?
师:好,咱们就先玩到这儿,有时间下课后再玩玩好吗?
师:现在我们接着玩第三个活动“我会剪”。
师:瞧,老师手上这个正方形有几个角?现在老师想剪去一个角,你猜一猜,会剩下几个角?(生猜)
师:我们不仅要学会猜想,还要学会验证,大家动手试一试吧(学生活动)。
四、总结。
今天这节课小朋友上课发言很积极,也很爱思考,如果老师用符号评价大家,你猜是什么?对,老师就是用“√”来评价你们。这上面有角吗?请一个同学上来比画比画,是啊,角真是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