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观察与思考
班级 |
五(1) |
学科 |
数学 |
教师 |
沈晓峰 | |
教学内容 |
找规律 | |||||
教学片断实录或观察记录 |
教学例1: 1、研究盆花:提问:照这样左起第15盆是什么花?(小组讨论,交流方法) ⑴画图的策略:○●○●○●○●○●○●○●○ (○表示蓝花,●表示红花)第15盆是蓝花。 ⑵推想的策略:左起,第1、3、5……盆都是蓝花,第2、4、6……盆都是红花。第15盆是蓝花。(位置是单数的都是蓝花,双数的都是红花) ⑶计算的策略:把每2盆花看作一组,15÷2=7(组)……1(盆),第15盆是蓝花。讨论:这三种方法你喜欢哪种?为什么? 2、研究彩灯:出示:试一试。让学生独立尝试解答。 汇报:展示学生不同的想法,让其自主说。 比较:这几种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 | |||||
评 析 |
在研究盆花时,对学生一共提出的三种解题策略。用奇偶性来判断或用计算来解决,这两种方法,对于研究盆花而言,都是比较优化的方案。教学时尊重实际并未死扣教材的要求,对研究的方案进行硬性的规定,一定要用计算来解决。而是在研究下一道题时?为什么不画图?为什么不用刚才的奇偶性来解决呢?很自然地比较出画图比较繁琐,奇偶性的方法比较独特,不适用于所有的题目,不具有普遍性。尊重学生的内心体验,算法多样化,需要优化,但优化的过程,要从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内心体验出发。如果学生没有求得优化的需要,而是迫于对教师的压力,进行着优化,所谓的教学也就成了“灌输”,这样的知识即便是学会了,学生也会很快遗忘。 尊重学生的内心体验也就是尊重学生的内心真实感受,这需要教师耐心地等待,需要延时判断,这就需要时间的保证,教师要在课堂上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来获得学生内心的共鸣。尊重学生的体验,也非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相反却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善于挑起学生的争论,要用独居匠心灵活的方法与手段,引导学生进行冷静的反思,要善于从学生真切的体验中,及时的概括提升出正确的导向与结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