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教过二年级,开始初步认识线段和角,如今学生可能有些淡忘,但我却印象深刻。揣摩着如何组织学习,让课堂教学更有效。
【片段回放】
师:(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这是——
生齐:线段。
师: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一条长
(生画)
师:你能说说线段有什么特点吗?
生1:线段有两个端点。
生2:线段不能延长。
师:还有吗?
生无言。师随手画一条曲线。
师:这是线段吗?
生齐:不是!这是直线!
师:直线?哦,待会儿再来讨论。
师:现在老师把这条线段的一段延长,就成了一条——
生3:射线。
师:对,这成了一条射线。请你也像老师一样画一画。(生画)
师:和以前认识的线段比一比,射线有什么特点?
生4:射线有一个端点。
生5:射线无限延长。
师:对,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另一端可以无限延长。
师:在生活中,你能看到射线吗?
生6:公路。
师:我们站在公路的起点,向远处看,感觉公路很长、很远,但是它有尽头吗?
生齐:有。
师:所以即使是笔直的公路,能看作是射线吗?
生齐:不能!
师:只能看作是——
生齐:线段。
师:对,公路再直再长,总是有尽头的,只能看作是线段。
生7:灯光。
师:你们看到过那些射灯吗?
生齐:晚上城里看到过,恐龙园里也有射出来的。
师:(用激光笔射出红点在墙上)这可以看作是射线吗?
生齐:(兴奋)可以!
师:哦,这道光束的端点在哪儿?
生8:在你手中拿头上。
师:嗯,这激光笔的笔尖发光处可以看作一个端点,那能不能找到另一个端点?
生9:在那儿墙上。
师:这儿一个端点,那儿一个端点,这是射线吗?
生齐:不是,是线段。
师:那怎样才能是一条射线呢?
生10:射远点。
师:我射到校门口的墙上就是射线吗?
生11:还不是,还要远点。
师:到底射多远呢?(开窗,把光源射向天空出)老师把这光束射向遥远的天际,你能找到另一个端点吗?
生齐摇头。
师:这时这道光束可以看作是一条射线!
师:我们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了一条直线。
师:生活中,你能找到直线吗?
生12:能,电线。
师:哦,你们想想,电线是无限延长的吗?有没有长度?
生齐:不可能无线延长。
师:是啊,事实上在生活中,我们所看到的直的线型的物体,都是线段。数学上射线、直线,要靠我们去想象,想象它的一端无限延长,两端都无限延长。
……
【思考】
以前上过、听过认识射线、直线的课,总感觉对于概念学生似乎能理解,但究竟怎样的线才是射线,学生会受光束的影响,错误地认为,射出来的就是射线,而与其准确、规范的概念不能完全吻合着理解。
为了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加深认识和理解,老师准备了激光笔。射出光,而且射向不同的地方让学生观察、感受其两个端点还是一个端点,真正去理解是线段还是射线。之后教学直线时,再次询问学生:生活中能找到直线吗?学生仍会认为特别长的线型物体就是直线。而这样的数学概念,生活中是找不到的,只有鼓励学生去想象。其实,数学的抽象也就在此!
生态课堂就是要尊重学生,以学定教。教学需要俯下身子,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孩童的眼光来看待抽象的数学。尊重学生的已有认知和固有思维,设法以教具来引导学生改变原有的认识,将具体形象和抽象概括向结合,并要求学生以想象来加深概念的理解,逐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并渗透极限的数学思想。
2012.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