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
武进区郑陆中心小学 陆晓艳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识条形统计图(一格表示多个单位),确定直条的高度,进一步掌握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使学生经历观察统计图、用条形表示统计数据、进行简单分析的过程。由于学生对于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已有了一些经验,与三年级不同的是纵轴上一格不再表示一个单位,而是表示多个单位,这给学生的思维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数据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课堂引趣,要“精”,要根据所学内容,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从学生欣赏上海世博会的图片,介绍世博会的有关知识,了解世界博览会申办的程序。让学生初步感受申办成功时全国人民欢欣鼓舞的场面,增强了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也激起了学生想重温上海申办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整个投票过程。
二、自主探索,建构新知。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从三个方面建构知识:
1.认识条形统计图
2.绘制条形统计图
3.分析条形统计图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让学生直观的感受统计图的结构。在制作条形统计图中让学生自己说说制作的过程,当学生提出日期和数据不能丢,明确1格表示多个单位。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让他们指出同伴们的优缺点,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 “从这幅图里你能知道些什么?”学生会想到在第一轮的投票中,有一个申办城市被淘汰了,而进入第二轮的只有四个申办城市,由此让学生猜测:哪个申办城市会在下一轮也会被淘汰,说出你的想法。引出第三轮的得票情况。学生看到结果与自己的预测结果相同,学习的信心倍增,为学习新知识增加了动力。这样挖掘利用教材中的现有资源,充分发挥教材所提供素材的作用,即促进学生的数学思考,形成运用数据进行推理判断的习惯与意识。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学生充分体验到了统计的必要性,让学生感受到统计的思想和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最后让学生明白: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可以从条形的长短直接看出数量的多少,非常的具体形象,便于比较。
三、巩固深化,应用新知。
练习的设计,形式多样,让学生读懂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作出简单的分析和说明。让学生体验成功,有效地促进了学生们的数学思考。学会看懂统计图,通过分析统计图获得了很多知识。在数学的天地里,让孩子们运用 智慧去感受、去发现、去探索,能从数学中得到无穷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