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乱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国内精自线品一区521,美少妇按摩糸列三级片

栏目列表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
发布时间:2013-10-29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录入者:王姣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40-41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联系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的过程,初步认识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能根据具体情境填写加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相互交流,初步掌握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地计算。  

3、发展学生初步的观察、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初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理解加法的含义,并学会5以内的加法。  

教学过程:  

一、 复习铺垫,迁移导入。  

师:可爱的小动物们带着一群数学娃娃来和我们捉迷藏了,瞧!你能猜出它们后面藏的是哪一个数字吗?(多媒体出示5以内的分成与合成)  

二、 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一)、学习主题图。  

1、师:(出示主题图)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2、交流结果,师小结:原来有3人浇花,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  

3、理解加法的含义。  

1)、原来有3个人,又来了2人,一共有5人。象这样把3人和2人合起来就可以用加法计算。写成算式:3+2(板书3+2  

2)、认识加号。(板书加号)  

3)、那3+2等于多少呢?(板书:=5)你是怎么知道的?  

4、理解算法。  

5、读算式。  

6、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7、指导写算式。   

8、小结:像这样把两部分合起来,求一共是多少?可以用加法来计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板书:加法)  

(二)、学习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的画面。提问: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2、让学生说图意。  

3、把1个小朋友和2个小朋友合起来是几个小朋友呢?那么12等于几呢?你怎么算出来的?  

4、读算式并说说算式所表示的意思。  

三、综合运用,巩固提高。  

1、“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依次说图意、填算式,再交流每道算式各表示什么意思。选择其中的两道,说说是怎样算出得数的。  

2、“想想做做”第2题。  

根据第1小题,弄清题目要求,让学生先画圆再填得数。  

3、“想想做做”第3题。  

独立计算,说说计算时是怎样想的?  

4、学生根据手中的算式卡片和数字卡片玩“找朋友” 游戏。  

5、“想想做做”第4题。(故事)  

画外音:一天兔妈妈对小兔说:“孩子,你已经长大了,要自已学着做一些事情”。小兔开心地答应了,它兴高采烈的来到了野外。(出示小兔采蘑菇的图)让学生依次说出每幅图的意思,并在图的下面填算式、算得数。体会三道算式之间的联系,渗透思想教育。  

6、“想想做做”第5题。  

游戏:送信。先让学生连一连,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说出每道算式的得数。  

7、延伸:看图你能写出几道加法算式。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学得开心吗?你学到了什么?  

课后反思:  

本节课经过具体的课堂实践,我反思如下:  

1、目标定位全面合理。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并感知了加法的意义,经历了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抽象为加法运算的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时候该用加法计算,为什么要用加法,逐步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2、材料选择简单、有效。  

我是本着“关注常态课堂,开展有效教学”的原则来合理选择教学材料的。①以简单的5道题(5以内的分与合)复习导入,为下面计算5以内的加法作铺垫。②不改变教材意图。书本例题和“试一试”贴近学生生活,通过课件演示、老师引导、语言的交流表达等活动,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③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将书本的练习改编成故事和游戏的形式,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整个练习设计如行云流水,活泼而不凌乱,让所学的知识在“用”中得到了有效的反馈,师生配合默契、自然、流畅,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鼓励学生合作交流。  

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索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或班级里,充分展现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相互讨论分析,揭示知识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合作交流中,学生学会相互帮助,实现学习互补,增强了合作意识,提高了自我表现的能力以及听、说、交往的能力。  

4、存在的不足。  

在“送信”这个环节中,由于学生年龄小,用尺还不够熟练。因此,学生在连线的时候,浪费了一些时间,导致课外延伸的不是很到位。  

因此,设想是美好的,现实总是有点不尽人意。课后我觉得可以删除让学生连线这个环节,直接用游戏的形式紧紧围绕本节课的核心目标展开教学,这样更能体现课堂教学的扎实、有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郑陆实验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季子路1号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