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这一课 是让学生经历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探索过程,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掌握运算顺序,会计算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并会列综合算式解决有关的现实问题.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和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能力。教学重点:掌握 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体会小括号的作用,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解决现实问题。
上完这课内容,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有如下体会:
(1)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越贴近学生生活的,学生熟悉的内容在情感上越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数学情境则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因为只有在一种原始的情境、生活的情境、游戏的情境中,才能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我创设了小明去“文具店购物”的情境导入新课,在指导看图,搜集信息的基础上分部列式解答,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再通过把两个算式合并成一个算式的方式,引出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把学生引入探究新知的新天地。反思:利用课件给学生更直接更形象具体的感受,效果较好。
(2)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教学例题时,让学生主动参与、尝试探究。例题不难,让学生“试一试”激起了学生的探究心理,把学生推到主动学习的主体位置上,把学习的主动权了还给学生。在学生列出了50-20÷5这道算式以后,我又组织学生讨论、计算、比较,让他们自己发现矛盾,而后引出小括号这一新规定,使他们明确小括号的意义,发现小括号的作用。反思:在教学中,我们应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的活动过程,让学生体验到成为学习主人的乐趣,获得探究成功的喜悦。
(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观察后,交流了解到的信息,抛出一个又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留给学生充分的思维、想象与交流的空间,学生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通过学生自己献策略,提问题,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让他们亲身感悟到数学问题来源于生活实际,从而激发求知欲,练习中让学生“照样子,把下列分步算式合并成综合算式”,“在下面的算式中合适的地方加上小括号,使等式成立”。如:1+2 ×4-3=9,1+2× 4-3 =3……这样的习题形式是比较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效果也很好。既让学生体会到了括号的作用,又考查学生是不是会灵活使用小括号。反思:练习形式应多样化,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