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
【教学片断】
师:同学们喜欢听《小猫钓鱼》的故事吗?
生:喜欢。
师:秋天到了,三只小猫去钓鱼。第一天,蓝猫钓到了3条,黄猫钓到了2条,红猫钓到了4条,它们一共钓到了多少条?
生:3+2+4 =9(条)
师:第二天它们又去钓鱼了,每人钓到了2条,它们一共钓到了多少条?
生1:我用加法算,2+2+2=6(条)
生2:我也可以用乘法:2×3=6(条)。
师:谁能说说2×3表示什么意思。
生:每只小猫钓2条鱼,3只小猫钓了3个2条,也就是6条。
师:第三天它们又去钓鱼了,蓝猫钓到了3条,黄猫钓到了0条,红猫钓到了4条。它们一共钓了几条?
生1:3+0+4=7(条)
生2:3+4+0=7(条)
师:蓝猫和黄猫一共钓了几条?
生:3+0=3(条)(教师板书3+0=3)
师:红猫比黄猫多钓了几条?
生:4-0=4(教师板书:4-0=4)
师:从3+0=3和4-0=4,你知道了什么?
生:任何数加0得任何数,任何数减0得任何数。
师:第四天它们又去了,这一天它们一边钓鱼一边捉蝴蝶,所以每人都只钓到0条鱼,(出示主题图)谁能说说它们一共钓了多少条鱼?
生1:一条也没有。
生2:0+0+0=0
师:你能把它变成乘法算式吗?(同桌交流一下)
生1:0×3=0
生2::3×0=0
师:说一说0表示什么意思?3呢?
生1:0表示每只猫都没有钓到鱼,有3只猫一共钓到0条鱼。
师:想一想:0×7= 8×0= 46×0= 100×0=
(学生口答)
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从这三道题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没有?
(0乘任何数都得0)
……
【教学反思】
课一开始,我用四个层次创设了小猫4天钓鱼的情境。学生感兴趣,他们在这种兴趣下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好。第一层次:小猫第一天钓鱼,是不同的3个数相加2+3+4=9;第二层次:小猫第二天钓鱼,特地设计了3+0和4-0,复习了任何数加0得任何数,任何数减0得任何数;第三个层次:小猫第三天钓鱼,设计了3个2相加用2×3表示;第四个层次,小猫第四天钓鱼,0+0+0=0这样学生有了前面的启示,就能很容易的说出3×0并且知道得数是0。这样顺势将题目转化成所要新学的知识,很自然地突破了本课的难点。这样设计教学,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了0的乘法特点,为后面的教学打下铺垫,而且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觉得数学是有趣的,每个数都有自己的特点、有趣的故事。数学又是简单的,掌握了特点,就像拥有一把钥匙,可以打开所有的锁。学生在说出0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然后以此类推,学生能说出100×0也是0,逐步得出结论:0乘一个数都得0。在这一新课上,学生能很轻松地得出这个结论,有了这个坚实的基础,学生在计算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也就毫不费力。当然,0与任何数(任何数与0)相加都等于任何数,或任何数减0都等于任何数这两个知识点也进行了复习,特别是0与任何数相加都等于任何数,在笔算中需要用到。经过了几次简单的笔算后,总结了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的不同类型,主要是个位有进位时,进上来的数就是积的十位,可以直接写在积的十位,如果没有能力的同学,应该一步一步乘。通过几次笔算,有一部分学生能直接口算出得数,其熟练程度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