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障碍 解决问题
武进区郑陆中心小学 须敏霞
《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这一课内容要求教会学生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其实是要求学生用方向和距离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这些知识不能直接地灌输给学生,于是我设计了一个又一个的问题和障碍,使学生在不断地练习中自己发现问题,通过讨论、商量甚至是争执,最终达到解决问题、消除矛盾的目的。
教学中我觉得首先应该重在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和新知识存在的必要性。在一次次的设问中,学生的求知欲被一次次激发。先是认识北偏东、北偏西、南偏东、南偏西几个方向,并引出问题:方向确定了,灯塔2和灯塔3都在同一个方向,在描述他们都位置时,出现了矛盾:只用方向确定物体的位置不精确,那怎么办呢?学生通过讨论,觉得要用度数也就是角度来具体描述两个灯塔的位置更精确。等学生在练习中描述小红家和小明家的位置时,有遇到了问题。这时,我干脆把问题抛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解决。学生讨论后发现需要算出他们两家各自与学校的实际距离,才能进一步精确地描述出他们两家各自的位置。这样,由易到难,步步设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突出了本课学习的重点。
其次,需要教师适时的引领,学生才能自主地探索。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十分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的表现,能够随着学生的思维进行有效地引导。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观察、测量、计算、交流等活动,积极主动地探究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亲身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提升思维水平,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
生态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本节课我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学习的主人!同时也营造了一种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