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数的性质》教学反思
师:(板书)0.3元、0.30元,你觉得这两个数怎样?
生:一样
师:是完全一样吗?
生:不是,一个是一位小数,一个是两位小数。
生:它们的计数单位不一样。
师:那什么一样?
生:它们表示的数量一样。
师:一样吗?
生:一样,0.3元是3角,0.30元是30分,就是3角。
师:那0.3元和0.30元之间可以怎样?
生:可以用等号连接起来。
师:将单位擦去,现在0.3和0.30还相等吗?
生:还是相等的。
师:为什么还是相等的?
生:可以想成0.3元和0.30元。
师:不借助单位元,你能说明0.3=0.30吗?
生:10个0.01是0.1,0.30是30个0.01,就是0.3。0.3也是3个0.1,所以是相等的。
师:听懂了吗?有些同学不太清楚,有没有更清楚的方法来说明。
生:画图就清楚了。
师:通过画图,你清楚地看到了什么?
生:0.3和0.30的大小是相等的,计数单位是不一样的。
……
反思:在以往的教学中,对于小数的性质的教学,往往是直接问学生0.3元和0.30元相等吗?为什么?这样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过于直接简单化,强化了它们之间的大小的相同,而弱化了它们之间的区别。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直接出示0.3元和0.30元,问学生你觉得这两个数怎样?这样开放的问题,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学生理解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之后,将单位擦去,让学生脱离生活情境的实际,进行纯数学的思维,由具体到抽象,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最后又以直观图进行体验,促进了学生直观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能力的共同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