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陆中心小学教师评课记录
执教者姓名 |
陆晓艳 |
年 级 |
五3 |
学 科 |
数学 |
执教内容 |
角的认识 |
时 间 |
4月 | ||
评 课 | |||||
陆晓艳老师的课堂明快流畅,有效率、有激情,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 如何帮助学生建立并理解规律的数学关系模型,提高学生抽象思维水平,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任主任的课堂中学生将人民币用数进行编号,通过“符号化”,抽象成框数字问题,将一个现实问题转换成数学问题,这正是数学建模的第一步——模型准备。 陆老师在课堂上有效引导学生建构数据排列、再框出相关的数的解决问题的模型。引导学生将“一共有几种不同的拿法”这样一个生活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初步实现了横向数学化学习过程。教师引导学生从每次框两个数,三个数,n个数至用字母式子抽象出这一规律数学关系模型,促进学生符号认知的生成,促进学生学习向纵向数学化过程发展,使学生对这一规律理解从具体走向抽象。 每次框两个数时,陆老师放手让学生探索,用笔框一框、圈一圈、连一连,找到多少种不同的拿法,但实质都是用一一列举的思路解决问题。教学的落脚点是引导学生有序思考,不重复、不遗漏地通过枚举,找到问题的答案。此时,学生朦胧中感觉,框法有多少种,正好与框内的第一个数相同,渗透“对应”思想和“整体思想”。通过观察、交流中渗透并强化了一一对应的思想,丰富了对规律的体验。而后教师又回归到用“平移”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验证,加深学生对这一规律的体验。这样学生就在“受困—解困”中充分感受规律的发生过程。
评课者:须敏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