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教学,重在算理
听了周校长的一节《除数是小数的除法》后,感触颇深,小数除以小数是学生在掌握一个数除以整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除数是小数的计算。我认为本节课比较成功的方面是:
一、复习旧知,有效铺垫。
“商不变规律”是一个数除以小数转化为除数是整数除法的依据。周校长新授前的复习铺垫巧妙地促使学生运用商不变规律这一知识,设计的复习题,既能引发学生的直觉思维,又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思考,为学生新授时的探究做好铺垫,打好基础。
二、利用转化,明确算理。
《一个数除以小数》这节课是后续性的教学内容,本堂课的教学中,周校长抓住了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这一关键来进行,将转化的数学思想有机渗透到教学中来,把教学重点定位在怎样移动除数和被除数小数点上。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把除数7.6变成76? ”“为什么被除数15.96也要跟着移动相同的位数呢?”。这个为什么就是让学生知道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已有的知识——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周校长找准了知识的生长点、连接点;以两个关键问题为载体,唤起学生的旧知,激发学生参与讨论学习的热情,在讨论、汇报和验证的过程中感受算理与算法的真谛,让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新知识的构建,教师则扮演引导者和组织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方法,说出在小组交流后对知识的理解。对学生没有讲到的教学重点难点进行再进行点引。做到了教师的“教”立足于学生的“学”。
三、媒体运用,恰到好处。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使形、声、色浑然一体,创设生动、形象、具有强烈感染力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本节课周校长自制课件,用比较形象的箭头,表示出转化(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点移动)的过程,同时,精心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也扩大了课堂有效空间。
四、学生交流,培养能力。
课堂的精彩,不是老师表演得多好,而是学生的精彩。本节课,周校长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学生表达自己想法,让很多学生说说算理。注重学生数学表达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长期发展。而在教学中能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需要老师长期的坚持和引导,从而让孩子乐学、善学、好学。
当然在本堂课上,也有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比如:教学目标完全达到了吗?学生练习到位了吗?是否需要课后补充?等等,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教学中进一步探讨。